阿拉善:春风浩荡满目新|全球观热点
神奇的自然之手,既在这里绘就贺兰叠翠、湖泊澄碧、胡杨流金的秀丽与多彩,也在这里铺展沙海浩瀚、戈壁辽远的荒凉与壮美。这里是内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盟,一个生态多样而脆弱、缺水少绿却五彩斑斓的神奇之地。
(资料图片)
夏日的巴彦浩特城市公园,花香四溢、五彩缤纷
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既锻造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更涵育出流淌在这片27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情、生态情。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必然要求,更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生未来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渴望发展更渴望绿色的阿拉善各族干部群众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不断厚植、擦亮生态底色,为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阿拉善力量。
5月22日,黑河干流2023年春季集中调水
绿带锁黄龙,大漠美如画;弱水润居延,绿洲展新颜。如今的阿拉善,一半以上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连续7年实现营造林生产任务超百万亩,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飞播造林成为全国治沙示范;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草长制,居延海、胡杨林、贺兰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动植物种类日渐丰富;黑河调水23年,沿线数百万亩草场得到滋润,东居延海连续18年不干涸……
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美丽生态画卷正在阿拉善大地徐徐铺展,各族干部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巍巍贺兰,阿拉善人的“母亲山”,祖国北疆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曾几何时,因大规模开采煤炭、过度放牧,贺兰山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两山”理论指导下,阿拉善全面打响“母亲山”保卫战:该拆除的全部拆除,该封闭的永久封闭,该恢复的有序恢复……
如今的阿拉善“母亲山”,正在持续休养生息中焕发昔日的美丽容颜
“贺兰山划成自然保护区到现在已经有30年了。过去森林覆盖率只有36.3%,现在森林覆盖率达到57.3%。”正在巡山的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哈拉乌管护站站长李东告诉记者,以前父辈们巡山时见到马鹿是特别稀奇的事,如今他巡山时经常见到马鹿,这就是30年来生态保护的成果之一。
李东参加工作35年了,贺兰山每年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现在我的孩子也加入到护林队伍中,希望一代一代的阿拉善人守护好‘母亲山’,让‘母亲山’永葆生机活力。”李东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
当记者的脚步踏上额济纳的土地,居延绿洲的自然生态之美扑面而来。
额济纳绿洲再现勃勃生机
站在河道边,看着静静流淌的黑河水,黑河额济纳灌域水利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少明感慨地说:“黑河调水让百万亩草场得到滋润恢复生机,绿洲面积增加了200平方千米,胡杨林面积由39万亩增长到45万亩。东居延海连续18年不干涸,居延海湿地栖息繁殖的鸟类种群数量增至10万余只。”
“每年四五月份,大批的候鸟迁徙来到居延海,像天鹅、蓑羽鹤、灰鹤等在周边都能看到。”额济纳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湿地保护中心负责人马泽军告诉记者,如今,广大农牧民保护生态的意识越来越强,碰到受伤的鸟类,都会及时送到救护站。
黑河润居延,碧水映胡杨。神奇的胡杨——额济纳重要的生态和旅游资源,阿拉善的一张亮丽名片。这种被认为“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腐”的珍贵树种,不仅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还对稳定荒漠生态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更因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阿拉善人坚毅顽强保护治理生态的精神象征,被誉为“英雄树”。
额济纳胡杨林保护区
内蒙古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李玲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额济纳人,对这片胡杨林有着深厚的感情。“2019年,自治区出台了《额济纳胡杨林保护条例》,让胡杨林保护有法可依,也使更多的人关注胡杨、珍爱胡杨、共同守护胡杨。”李玲说。
从大美湿地到金色瀚海,神奇的大自然,是一个由多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彼此间互相不可分割。这就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方位、全过程、全地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系统治理。
多年来,在横贯阿拉善全境的巴丹吉林、腾格里和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旷日持久的防沙治沙、造林绿化行动从未停歇,全民参与共同描绘的“千里植绿图”持续铺展。
“飞播”有效遏制了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进一步“握手”
“阿右旗先后实施了三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项目,总面积约45万亩。”阿右旗林草局项目股股长李爱林告诉记者,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这两年,飞播重点放在亚玛雷克沙漠边缘。临策铁路、京新高速、S312省道从这里通过。”阿左旗林业工作站飞播造林室主任魏健民介绍,持续飞播造林让沙漠边缘长起了植被,风沙对铁路和公路的危害随之减轻。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盟累计完成荒漠化治理任务9100.88万亩。其中,营造林2319.23万亩(飞播造林689.3万亩、封沙育林453.3万亩、人工造林946.68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229.95万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规模化防沙治沙等建设115.99万亩,退牧还草6665.66万亩。
阿拉善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全民义务植树
站在已种下4万余株梭梭苗的额济纳组工林间,额济纳旗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呼钦欣说:“在‘时代楷模’苏和老人的事迹感召下,越来越多的老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参与到植树造林的队伍中,用实际行动为黑城遗址保护和周边环境恢复贡献力量。”
如今,黑城脚下随风摇曳的3000多亩梭梭树,无言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正在书写的生态故事。
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多年来,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在追梦逐绿的道路上,阿拉善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代属于奋斗者。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们坚信,一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沙更净、空气更清新的阿拉善,必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记者杨灵涛 彭燕 见习记者 娜美拉 侍新元)